【热门】桥教案模板集锦八篇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。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教案8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桥教案 篇1教学目标
1 能听说、认读数字6到10。
2 能听懂所学的指令语,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。
教学重点:能认读数字6-10。能按指令语做相应的动作。
教学难点:数字的准确发音,尤其是9的发音要到位。
教具准备:
1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卡片数字1-10。
2 教师准备教学录音带。
教学过程:
1 热身、复习 (Warm-up/Revision)
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Old MacDonald ,让学生分别扮演歌曲中的动物,边唱边表演。
2 呈现新课 (Presentation)
(1)教师为学生制定自学任务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在组长的带领下自由制定学习数字的内容。可学习任意一个或几个数字,但要求每位组员都会说。教师可让学过英语的学生做组长工作,每组并设一名声音监控员。
(2)教师展开综合性的数字练习,反馈学生自学效果,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。尤其是3、5、9 三个数字的发音。
步骤:
1 教师用手指数数字1-10,全体学生说数字。
2 教师用扑克牌表示不同的数字,找个别学生说数字。
3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,学生认读数字单词。
(3)教师用手指做示范: Show me six. 让学生跟着做。
(4)让学生听录音,跟读Let's learn 的词汇,要求学生用手指指出相应的内容。
3 趣味操练 (Practice)
(1)游戏: What's missing?
将写有1-10 数字的扑克牌放在一个纸袋中,让学生闭眼的时候教师快速藏起其中的一个,让学生猜What's missing?猜对的学生抽取下一次的扑克牌。
(2)小组比赛:
教师不出声音说单词,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口型举牌。各组有几个人猜对加几分。
(3)游戏: Follow me
让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数字如:4,并做一个动作如:跺脚,其他同学就要做跺脚的动作4次。
(4)让学生听录音,边说边做Let's do 部分的指令活动。
Homework: 抄读本课单词
桥教案 篇2教学目标:
1. 让幼儿感受儿歌朗朗上口的语言特点和念儿歌的乐趣。
2. 能理解儿歌中的故事内容,懂得谦让。
教学准备:
1. 幼儿知道独木桥的构造。
2. 教师准备:创设独木桥的情景。
教学重难点:
让同学们懂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。学会谦让。
教学过程:
一.幼儿观察幼儿用书《大家在一起》的挂图。
1.提问:图上有谁和谁?
它们在干什么?
结果怎样?指名答。
2..教师讲述故事,边进行情境表演:依次在黑板上贴出教具:河流,两座山,独木桥,两只羊等
森林力的山脚下有一条河,河边有两座山,东边住着小白羊,西边住着小黑羊.今天,是星期天.小白羊要到河对岸去持青草,小黑羊要到河对岸去给妈妈买酱油.两只小羊一起来到了小桥上.都想自己先过去,可是独木桥一次只能过一个人,.于是,两只小羊就你推我一下,我推你一下.结果,扑通一声都掉进了河中央,弄得浑身湿淋淋的。
3.教师边用玩具纸偶边表演边引导幼儿念儿歌我们一起来编儿歌好吗?)
东边(一只羊),西边(一只羊),一起来到(小桥上)。
你也(不肯让),我也(不肯让),扑通掉进(河中央)。
4.请幼儿挂图,跟着老师朗诵儿歌三遍。
二.提问:两只羊应该怎样做才不会掉入河中,又能顺利的过桥呢?
指名答,答对的请他用纸偶进行表演。
三.请小朋友们表演一下在独木桥上要懂得谦让的情景。
四. 续编故事:第二天,两只小羊又在桥上遇见了,这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?......
请小朋友们接着把故事编下去。指名说。
五.教师小结:这一次,小羊们懂得了要谦让。大家会怎样评价他们呢?请你说一句表扬他们的话吧!
六.一边用纸偶演示,启发幼儿再编一首儿歌:
东边小白羊,西边小黑羊。
一起来到小桥上,你让我,我让你。
一先一后过了河,大家乐呵呵。
大家都夸奖,白羊和黑羊,遇事懂谦让。
七.请两名幼儿把两只羊的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。(前后对照)两人一组,表演故事
八.讨论:谦让是一种美德,生活中我们怎样相互谦让?
比如:玩滑滑梯时,玩玩具,上厕所,去银行取钱,在超市买东西收银处(按顺序排队,不要抢别人前面去)。
吃水果时,吃好吃的东西时等等(孔融让梨的故事)。
九.小结:通过过桥,小羊们懂得了相互谦让,小朋友们也懂得了在生活中要谦让。让我们大家再把这首儿歌跟着老师念两遍吧。(结束)
桥教案 篇3活动目标:
1、熟悉歌曲的旋律,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。
2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,仿编歌词。
3、积极参与歌唱活动,感受音乐的乐趣。
重点:熟悉歌曲,用工整替换的方法创编歌词。
难点:能完整的演唱自编的歌曲。
准备:图谱、小兔
活动过程:
(一) 谈话导入,引出课题。今天,李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,你们来猜猜看,它是大家好我是小兔子,很高兴来到xx班做客。今天啊,我要给你们一个
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,你们听~~~
(二) 学唱新歌。
1、 教师范唱第一遍,幼儿倾听
师:听了这么好听的歌曲,谁能来给这首歌取一个好听的名字?(小兔子)
师:那小朋友知不知道小兔子它都有些什么特征?(两只长耳朵、两双红眼睛、一条短尾巴)
2、 教师范唱第二遍,边唱边做动作
好,接下来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里面的小兔子它有什么特征?和小朋友们说的是不是一样?
师:谁听清楚了歌曲里面的小兔子它有什么特征?两只长耳朵、两双红眼睛、一条短尾巴)边总结幼儿的回答我边出示图谱
3、 出示图谱,寻找问题
师: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,这图谱里面有什么图片你是看不懂得?(教师用歌词来 ……此处隐藏1584个字……概括本课教学内容。
布置作业
用不同的纸(例如报纸、牛皮纸等)做桥面,试试它们的承受力怎样。
桥教案 篇6教学目的:
1.了解本文写景的特色
2.理解记叙文中说明成分的运用
教学方法:让学生思考、体会,发表意见,避免“一统”地灌输内容
教学时间:1课时
教学步骤:
检查预习,订正生词
拖拽(yè) 隋炀帝(yáng) 绚丽(xuàn) 柑橘(jú)
澹台湖(tán) 漕运(cáo) 鲁冀(jì) 田畴(chóu)
玳玳河(dài) 幽燕(yān)
文学常识:碧野,现代作家,著有长篇《风砂之恋》和散文集《在哈萨克牧场》等。
分析课文
1节在开头,作者写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桥,并通过和这些桥的比较,突出了吴门桥的与众不同,是什么?(气势非凡)
文章起笔写吴门桥的气势。气势是抽象的,画出足以表现非凡气势的词语,并思考一下作者是从哪一点着手写出气势来的?
(1)以壮阔的背景衬托〈2节〉
(2)从“停步吴门桥顶”写气势〈3节〉)
课文通过和其他桥的比较,在第一节写出了吴门桥的气势非凡,2节又以壮阔的背景衬托它的气势,3、4节作者登上大桥,放目回望,奇景顿时映入眼帘。仅仅是壮阔似乎还未写尽作者的感受,5节作者又设想“如果你是一个姑娘”,突出了吴门桥景色的又一特点——飘逸。
6了、这里笔锋一转,写到了吴门桥的桥洞,又借桥洞写船,借船写江南的“丰饶”和“富足”,由江南的奇景过渡到江南的丰饶,而江南奇景和它的丰饶不是衬托吴门桥的背景,吴门桥非凡的气势也就由它而托出。
7节、课文旁的练习。
大运河横贯南北,流经的地域广阔,纵经千年,有悠久的历史,望着滚滚的河水,作者联想到一千多年前隋炀帝的时代,联想到由白居易到李秀成的众多历史人物,正如文中所说“历史的长河有如大运河”这历史长河在文中一直推移到今天,大运河又有非凡的价值,那么这两节8、9节回忆历史用了什么手法?(插叙)
写这两节的目的是什么?(写吴门桥历史的悠久)
吴门桥是本文描写的中心,但课文却撇开它用了10、11、12三节文字来写宝带桥,为什么呢?(13节)
14节、在品味了吴门桥端庄、秀丽的姿态之后,作者由横贯南北的大运河联想到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,从而引出大运河和万里长城比较,那么产生这一联想的“桥梁”是什么呢?
(它们的共同点——“并称于世的伟大奇迹”,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)
15节、“今天,吴门桥……绿树”精妙的点明了吴门桥与大运河的关系,把吴门桥托举到江南秀丽丰绕田园的背景之上(读P27划线处)
桥教案 篇7教学内容:
教科书第67-68的内容。
教学目标:
1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,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,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。
2、通过观察、比较、辨认、想象等活动,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
3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,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。
教学重点:
学生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。
教学难点:
学生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。
教学方法:
谈话法,讲授法,练习法。
教学教具:
课本、电脑,实物投影仪。
教学过程:
一、观察照片,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
1、谈话引入,观察照片。
小朋友,你们喜欢拍照吗?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,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?(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,让学生进行辨认,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。)
2、想一想:拍的是同一个教室,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?(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。)
3、得出结论:同一个教室,站在不同的位置,从不同的角度去拍,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。
二、 观察实物,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
1 、给小熊拍照。(拿出小熊玩具)
(1)指导拍照方法: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,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,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,看清楚了就拍下来。
(2) 实地拍照
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,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,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。
再变换角度,从小熊的前、后、左、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。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,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。
(3) 辨认照片: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、后、左、右拍的照片,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,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。当学生辨认左、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,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、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,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。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。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,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,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。
桥教案 篇8活动目标:
1.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。
2.尝试有规律地涂画出彩虹的颜色。
3.能合理安排画面,体验涂画的乐趣。
活动重点:有规律地涂画出彩虹的颜色。
活动难点:能合理安排画面。
活动准备:
1. 请家长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彩虹的知识(彩虹的产生、颜色排列等),并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彩虹的故事。
2. 彩虹图。
3.油画棒、美术画册。
活动过程:
(一)开始部分:
1、猜谜语,导入活动。
教师:有座大桥真神奇,七种颜色排一起,要问它是谁造的,太阳公公笑眯眯。猜猜是什么?你见过彩虹吗?
(二)基本部分:
1、范例欣赏与讨论
教师出示幼儿用书(图片),彩虹的颜色是怎样排列的?
2、教师示范讲解
师幼互动示范:教师先画红色,请幼儿说说接下来应该画什么颜色,教师再涂画相应的颜色。
教师提醒幼儿注意:画红色的弧形时,要尽量画大,留出足够的位置画其他颜色。
3、幼儿在美术画册上绘画,教师巡回指导。
提醒幼儿按彩虹的颜色顺序画彩虹桥,每种颜色不要画得太宽或太窄,彩虹桥要画在画面中间,尽量画得大些。
鼓励幼儿画画彩虹桥上发生的趣事、添花其他景物等。
(三)结束部分:
教师评价:展示幼儿作品,请幼儿互相欣赏、评价,教师对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肯定。
(四)课后延伸:
1、 在区角游戏中,投放彩带,鼓励幼儿制作彩虹桥,鼓励幼儿画画彩虹桥上发生的趣事、添花其他景物等。
2、 亲子游戏:家长和幼儿一起在晴天用喷水的方法制造“彩虹”,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欲望。
文档为doc格式